電子樂器生產線的引入,讓山蒲濱城工廠的銷售額,又回到了百億規模。有兩類大的供貨商,也是各部門爭搶的重要戰場。
一類是注塑外加工類,現在電視、空調、樂器加起來,一年外加工的量有兩億元的規模,音響上需要外加工的注塑件比較少,基本都是外購件。
現在有十個供貨商,其中有兩家是日資企業,雖然單價比較高,一般都會高出本土企業5-8個百分點,但是分配的量都不小,基本都超過了20%。
這些外做都是山蒲提供材料和模具,供貨商隻負責加工,供貨商的出貨檢驗,都是由三浦的品質派人員駐廠,做法與村田傢俱如出一轍。
另一類就是木製品,和原來的村田傢俱一樣,都是三合板貼PVC的生產工藝。這個主要是音響和電鋼琴上用,原來一年采購額也就三千萬不到,等電子樂器移到這邊後就增加到了五千萬。
這都屬於外購品,山蒲隻買做好的部品,與其他部品一樣。
最關鍵的是現在的合格供貨商隻有兩家,一家日企,一家台企。
從去年的下半年開始,注塑外加工和木製品供貨商的開發,就是開發購買的主要課題之一。
關於木製品的供貨商,疤臉有村田傢俱的經驗,可以說很多資源和關係都可以用。
村田傢俱現在也冇倒閉,有兩個供貨商和疤臉的關係也挺不錯的。
但是推了將近一年了,這兩家始終處於改善狀態,這讓疤臉很惱火。主要原因疤臉也知道,就是在這類部品中技術和品保的話語權太大。
還有就是注塑外加工,山蒲有大小注塑機三十多台,但是他們需要的量很大,即使再增加兩倍也不夠,就是說總數如果滿足他們生產最高峰的要求,最起碼需要一百台。
而且都是大機器,鎖模力需要850-2500噸不等。電子樂器轉過來後,需求量更大,電子琴的上下殼、鍵盤,都是注塑的。
山蒲也討論過,是否再投入新的注塑機,但是這種大公司在決策上,總是需要很多的手續,一年多了也冇有準信。
最主要的是,場地不足,大型注塑機需要安裝在一層車間,而且注塑件又非常占地方。
成品半成品加起來,現在的空間已經很有限了,如果工廠占地不增加,很難增加設備進來。
所以,看起來自己投入的可能性很小,那增加供貨商就是必須要做的了。
像這種有大型注塑機的工廠,一般有十台以上就算挺有實力的了,再說了,也冇有一家是隻給山蒲供貨的。
在他們的采購政策裡,一個供貨商對山蒲的依賴度超過60%,也屬於風險比較大的供貨商。
因為一旦山蒲量減少了,這個供貨商就麵臨倒閉,或者供貨不穩定的境地。
這類供貨商的選擇,也有一個讓疤臉不舒服的地方,就是技術品保的話語權超過了采購。
而且生產部雖然在選擇供貨商上冇有太大的權力,但是在分配產量上的權力又是最大的。
可是總體工作的推進又在采購部,所以每項工作都不是很順利,從中作梗的人多,實際辦實事的人少。
根據水野和疤臉的測算,他們還需要開發五家以上這樣的供貨商,才能滿足以後的需求。
況且不光是要有大型注塑機,還得有噴塗和印刷的能力,這也在很大程度上,限製了供貨商的選擇。
還有一點就是,山蒲的樹脂原材料都是保稅進口的,如果要是讓其他家代加工,必須要在海關進行備案,要不就有被罰款的風險。
海關備案和監察工作很簡單,但是這樣一來,供貨商的生產地和註冊地必須是在濱城,周邊的其他城市都不行,海關冇有跨區監察的權利。
大多數有加工能力的供貨商,富餘產能都不大,1000-2500噸設備總共三十多台,能有5-10台給他們專用就是最大的供貨能力了。
一台這樣的注塑機,基本都在一百萬到三百萬之間,注塑機的價格,基本就是噸位數除以十,所以想自己乾這麼一個注塑廠是不太容易的。
權力的分散有個好處,就是可以互相牽製,但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互相扯皮,互相拆台。現在這兩項新供貨商開發的課題,都是李多雲在負責。
李多雲今年三十五歲,老公吳躍也在山蒲工作,是在音響製造部,最近調到了電子樂器製造部當課長。
李多雲以前一直在倉庫,前幾年進的采購,也一直是在購買管理。
開發購買選人時,疤臉感覺她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,對產品熟悉,為人也比較潑辣,所以就要了過來。
但是這個女的雖然很聽疤臉的話,卻是疤臉手下最不好管理的一個人,小心思太多,顧忌東西也很多。
不敢得罪人,又嚐到了開發購買的甜頭,總想搞出點兒自己的事來。
疤臉本來這次四月份的輪崗,是準備將她踢出去的,但是水野冇同意。
覺得最近開發購買給其他課輸送的人才太多了,不能削弱開發購買的實力。
事實上,是水野開始防範疤臉,不讓他在采購部門隻手遮天的手段之一。
疤臉四月份回來後,覺得現在是這兩類供貨商開發的最佳時機,因為各部門的骨乾都去日本研修去了,這也就意味著原來的很多阻力暫時冇有了。
目前接替他們的人,都是臨時負責一段時間,等那些人回來後就得交出去,所以疤臉想,最近趕快將這個工作推進到下一個環節。
但是李多雲的動作總是比較慢,可能是新找的幾家都冇搭理她,或者和她的承諾冇有達到她的預期。
疤臉也猜到了她的大致意圖,但不考慮利益問題,單從工作角度來看,這件事也是勢在必行。
七月份電子樂器就開始上量了,再不增加合格供貨商,公司的整體生產就會出問題。
有好幾個供貨商,連疤臉也冇怎麼接觸,他做事的一貫風格就是,大家都先做該做的工作,都做好了再說其他的。
但是李多雲的做法就有點兒太過了,明擺著要耽誤生產了,你還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。
他知道水野對李多雲的評價挺高,確實這個女的做事很利索,頭腦也很靈活。如果會日語,水野一定首選她作為疤臉的競爭對手。
疤臉要調整她,水野不願意,不調整她,工作又不是很積極,也僅限於這項工作不積極,其他工作還是做的非常好的。
主要是這項工作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,有的供貨商敢承諾五個點的回扣,如果一年隻給十分之一的量,那也是一百萬的回扣。
不過比較清楚這種事的供貨商,一般都不敢給太多許諾,因為太難達到了。最後可能會因此鬨得不愉快,而被彆人使壞踢出去。
做這種工作的供貨商,從領原材料、模具開始,每一步就得上一次香。原材料是倉庫部材組管的,他一次發你多少量,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自己把握的。
比如說,按照你的供貨量,這一種材料你一個月用量是一百噸,另一種是十噸,還有一種是五百噸。
管材料的人可以讓你的送貨車回去時拉,也可以讓你專門來拉。可以一次或兩次發給你,也可以讓你分五十次領走,這都是符合規矩的,找不出絲毫問題。
模具是各製造部自己管著的,部長、課長、組長,都有各自的權利,模具工程師也有自己的道道。
采購通知你來拉模具了,他冇時間給你做驗證,模具是不是需要保養或者小的修理,都是模具工程師說了算。
即使采購給都協調好了,說完全冇問題,他也能找出理由讓你多等半天或一天的時間。
生產過程中,也經常會有模具保養或維修的事,即使你有能力做這事,山蒲也要求必須是自己的工程師來做。
因為萬一模具出問題了,上次維修或保養不是山蒲自己人做的,這個問題的歸屬就會有爭議。
隻要是有問題,就會耽誤生產,也就會有責任的分擔,罰款之類的交涉,這就又有了很多的人為因素。
生產完要送貨了,檢驗員這關也很不好過,有時會故意刁難,也有的藉口忙,讓你發貨晚上半天也是正常的事。
但是采購和生產等不了這半天啊,最終就可能因為耽誤生產而罰款,或者是讓你準備好的送貨車晚走半天一天的,這些都是費用。
這種注塑件都是超大件,一輛四十尺的集裝箱送貨車,最多隻能裝四百件。
有的像空調的外殼,一車隻能裝二百件,一天如果生產一千台,你就需要送貨三到五次。
山蒲要求的這種大件,送貨時間是提前一小時,就是七點半生產線要用,六點半送到,太早不讓你送貨,冇地方放。太晚了,冇時間往生產線上運,會耽誤生產。
但是門衛、保安、倉庫管理員可不管你那套,想讓你按時送了,會給開個綠色通道。
想難為你了,就讓你排隊。每天從早到晚,往山蒲送貨拉貨的車排五六百米,如果按照順序入場,至少也要四個小時。
再就是,在供貨量和品種的選擇上,製造部門的權利無限大。采購、技術、品保的關卡都打通了,製造部打點不到,你照樣賺不著錢。
在原計劃上,你拿到的幾款都是全年都外做,但是製造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隨時的調整。
這個品種今年我們先自己做了,轉出去的是另一個品種。對於山蒲來說,總體的內外做數量金額冇變化。
但是另一個品種是另一個供貨商的,對於供貨商來說的變化可就大了去了。
采購的計算采購額,供貨商甲今年是兩千萬的采購額,供貨商乙今年是一千萬。
製造部自己一調整,有可能供貨商甲變成了五百萬,供貨商乙卻成了兩千五百萬。
從山蒲公司的總體經營上,絲毫冇有影響。但是對於供貨商來說,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調整,卻是最致命的。
總之,各個環節各種人,在這類供貨商身上都能刮出油水來,主要還是這種外加工競爭太激烈。
一旦你買了設備,就要想方設法地滿負荷運轉,幾百萬的設備,閒置一天都是很大的損失。所以都在擠破腦袋,讓自己的設備運轉起來。
一個供貨商要想順利的供貨,在山蒲需要維護的人不低於三十個。
當然了,有的人給個菸酒就行,比如說門衛、保安之類的,有的人就需要下大功夫,比如采購和製造部的領導。
現在開發購買在這個工作上,隻是負責新廠家的選定和前期開發。
後續成為合格供貨商了,主要的工作就是采購課在做了,所以開發購買的權力,事實上非常的小。
這也是疤臉認為,李多雲私心太重的一個原因。我們的權力很小,我們就好好地乾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行。
彆看著人家老闆很掙錢,三十多個佛要拜,你隻是一尊小佛,得饒人處且饒人。怎麼說,做好份內工作是第一要務。
正當疤臉為如何能將李多雲調離這個崗位,如何在那些骨乾還冇回國之前,將這件事做完頭疼之際,機會說來就來了。
李家俊一直以為水野挺喜歡自己,自己脫離疤臉的壓製後能升職,與之分庭抗禮。
結果自己在購買課待的時候,購買課冇權利。自己被調出購買課之後,購買課的權力又大了,而且再次成為了疤臉的部下。
今年的升職也冇有自己,最近做設備購買的好多工作,疤臉也在難為自己。
一氣之下辭職了,跳到了一家做汽車電子的日資企業。疤臉兼任設備購買後發現,這裡有很多漏洞和不合規的地方。
而且有幾個大的比較明顯的,都是中方副總和王副部長這兩人搞的鬼。
疤臉從進入公司以來,就對這兩人很牴觸,主要是作為公司的中高層,做事太冇有底線。
塑料袋的事就不說了,現在設備購買這邊有兩類特彆大的供貨商,一種是注塑件用的週轉箱,另一種是線路板用的防靜電週轉箱。
這兩類週轉箱的單價都很高,因為是重複利用的嘛,需要特殊的材質保證週轉的次數。
每年的購買數量也很大,需要不停的更換。這麼說吧,一年一種是五千萬的采購額,另一種是三千萬的采購額。